文|才賦人力科技
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于7月13日落下了帷幕, AI(人工智能)再次成為熱門話題。
本次大會上,一場線上的國際人才招聘會吸引了眾多HR的目光。
“請問你目前所在的年級是什么?”
“大四?!?/p>
“請問你目前所學專業是什么?”
“財務管理?!?/p>
“請你用英文作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……”
以上對話來自某人力資源科技公司的MoAgent智能HR語音助手和一名應聘者。疫情期間,線下招聘活動諸多不便,智能HR語音助手通過電話就可以自行對應聘者進行線上初步面試。
這并不是AI技術在招聘領域的首次運用。
日本軟銀集團曾引進AI技術,用于判斷應屆生求職的自我展示視頻是否合格,以前都由面試官觀看視頻,今后這項工作將基本上由AI完成,通過檢測面試者的說話方式和說話內容等自動判斷。這一環節能為軟銀剩下7成的甄選時間。
AI正在讓招聘過程變得簡單且高效。
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?
提起人工智能這個詞,HR們肯定耳熟能詳。但細究人工智能定義到底是什么?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如何說起。
百度百科對人工智能的定義是: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,英文縮寫為AI。它是研究、開發用于模擬、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、方法、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。
看完這段高大上的定義介紹,依舊云里霧里。曾任Google、微軟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在他的書籍《AI·未來》中曾聊過這個話題。
“如今許多人將人工智能(或機器學習)與人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東西混為一談。
科幻電影中展現的通常是“廣義的人工智能”,這種人工智能算法具備與人類相似(甚至更強大)的能力——如在推理、概念學習、常識、規劃、跨領域思維、創造力、甚至自我意識和情緒等方面。但是,現有技術仍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。
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是“狹義的人工智能”,即在特定領域獲取大量信息的技術(如還貸記錄),并使用它來在特定情況下作出決定(如是否向個人提供貸款)以實現特定目標(如將出借人利潤最大化)。過去很多艱難的事實性判斷,無需程序計算,通過大數據就可得出。
我們離電影中的人工智能有多遠?我們目前對此知之甚少,甚至無法估計。還有許多重大突破尚未實現,但目前人工智能領域實現一項重大突破的時間間隔是60年?!?/p>
通過李開復的剖析不難明白,現在的人工智能離“機器人與人類無異”的時代還很遙遠,更多的應用是在通過“隨申碼”出行、人臉識別測溫等方面。但可以預見的是,人工智能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捷,從事招聘的HR有望吃到第一波人工智能的紅利。
(圖片來源:TalkingData《2020年在線招聘行業研究報告》)
細數人類與AI“人機大戰”,孰勝孰負?
2017年3月,北美著名獵頭公司SourceCon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行業競賽,給出5500份真實的簡歷,要求參賽者在這些簡歷中找出最匹配產品經理、系統管理員、地勤人員這三種不同崗位的人選。參賽者是北美最頂級的8位獵頭和一個機器人Brilent。
在這場人類與AI的“大戰”中,經綜合評估后,最終勝出者是人類,這位冠軍花了25個小時篩選出了合適的人,但是,機器Brilent的準確度排到了第三,更令人吃驚的是,Brilent只花了3.2秒,就把合適的候選人篩選出來了,而其他團隊分別花了4-9個小時等。
從效率上看,Brilent 至少可以幫助企業的HR縮減1/8的工時。此外,Brilent還可以提供關于候選人是否合適的原因,實現人、崗位、公司的最佳匹配。
AI的招聘優勢,可見端倪。
2017年8月,國內也曾舉行過一場招聘領域的“人機大戰”?;顒訁⑴c者為5位行業資深HR與“AI機器人”。比賽內容是從3700萬存量的簡歷庫中,以最快的速度篩選出10份與招聘職位需求最匹配的簡歷。
專家評審團從職能匹配度、技能匹配度、行業匹配度、薪資匹配度、學歷匹配度、地區匹配度等六個維度進行打分,總分(滿分為25分)最高者則被視為勝出本次比賽。最終,人類選手以平均分18.96的成績勝出,領先獵聘機器人0.36分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完成整個比賽,機器人只用了 0.0152秒;人類選手最快的用了14分51秒,最慢的用了23分22秒,平均費時16分11秒,是機器人的63882倍。在職位與地區匹配度上,機器人完勝;在技能匹配度上,兩者打平;在學歷匹配度上,機器人和人類有較大差距,因為機器人不能識別“專升本”屬于哪一種學歷類型。
雖然以上兩個案例的“人機大戰”中,結果都是人類險勝AI,但是AI的快速與高效,已經展示了其在招聘方面的無限潛能。AI正在將HR從大量、繁瑣、重復的任務中解放出來,如簡歷篩選、面試邀約、員工入職、員工數據管理、考勤管理、離職管理等,從而將時間和資源聚焦在更高價值和戰略性任務上。
(圖片來源:TalkingData《2020年在線招聘行業研究報告》)
AI招聘實錄,這些公司已經使用AI招聘
AI不是只存在于“實驗場景”,更不是“未來才有的產物”,在當下,AI已經給很多公司的招聘帶來了便利。
(圖片來源:TalkingData《2020年在線招聘行業研究報告》)
文初提到的MoAgent智能HR語音助手在今年便幫助特斯拉高效地完成了招聘。今年2月中旬,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復工復產,急需招聘大量員工。當時特斯拉上海地區基本上每個月需要入職500人,這意味著面試者可能達到5000人,要處理這些面試申請非常消耗時間和人力,HR靠人力每天只能處理100多份。智能HR語音助手在這時候則發揮了巨大作用。
特斯拉根據需求在系統設置好面試問題后,語音機器人會通過電話和應聘者約好面試時間,并進行提問和記錄,最快1小時便可處理1000份申請。
當智能HR語音助手與面試者溝通之后,可以快速形成表格,包括應聘者基本信息、根據算法得出的相對分值排名、特別備注等等。HR只需根據這些信息,便可以快速了解面試者的適配情況,之后便可重點挑選部分應聘者的面試內容進行深入了解。
(圖片來源:TalkingData《2020年在線招聘行業研究報告》)
在美國,AI面試的使用情況更為普遍,據不完全數據統計,已經有超過100萬求職者接受了 AI 面試,一些大學甚至開設了培訓課程來幫助學生如何在 AI 面試時表現更好。其中HireVue的面試系統頗受歡迎。
HireVue 在 2014 推出了 AI 面試的服務,全球已經有 700 多家公司通過這個系統進行了近1200萬次面試。HireVue面試系統的標準面試時間為 30 分鐘,包括 6 個問題,從中可以得出500000個數據點,算法將參考這些數據來評估面試者的表現。HireVue公司表示,這套系統會分析求職者在面試過程最細微的細節,比如面部表情、眼神接觸,還能“感受”到求職者的興奮程度,最終將求職者面試成功的可能性分為高、中、低三個等級。
HireVue的首席技術官 Loren Larsen 表示:“80% 至 90% 的評估都是基于算法對候選人語言和口頭能力的分析,算法可以識別 350 種語言特征,并針對不同職位調整評估的標準。比如在招聘醫生時可能會偏向使用更多專業詞匯的求職者,而對于銷售的職位來說,說話語速、面部表情等就顯得更多重要, 系統可以根據算法分析評估某個人面對生氣的顧客時的表現?!?/p>
HireVue 認為沒有感情的機器反而能減少面試官在初面的一些基于口音、外貌和性別等主觀因素帶來的偏見,保證更多符合崗位要求的求職者獲得機會。
酒店業巨頭希爾頓收益管理和客戶中心的職位現在大都通過 HireVue 的 AI 系統進行招聘,這讓這些職位的平均招聘時間從 6 周縮短到 5 天,希爾頓全球招聘副總裁 Sarah Smart 表示這套系統重構了希爾頓的招聘流程,更加快速地篩選合適的候選人??煜揞^聯合利華則通過 AI 系統節約了100000個小時的面試時間,每年能省下 100 萬的招聘成本,該公司的首席人力資源官 Leena Nair 認為這套系統幫助他們擺脫了過去的刻板印象,招聘到更加多元化的員工。
(圖片來源:TalkingData《2020年在線招聘行業研究報告》)
善用AI,解放HR的招聘雙手
聊了這么多AI招聘的例子,HR對于AI招聘除了憧憬之外,估計還會有一份擔憂。
作為HR,你大概率看過“人工智能會取代某某職業的話題”,甚至會焦慮自己是否會被取代。
早些年,李開復的一句話在網上盛傳:“AI能在15年內取代40-50%的崗位?!币皇破鹎永?,讓“職業危機”這四個字與“人工智能”緊緊綁在了一起。
事實上,李開復的原話是:“我認為在15年內,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具備取代40-50%崗位的技術能力。主要集中在以下工作和任務場景:重復性勞動,特別是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地方完成的工作(如洗碗、裝配線檢查、縫紉);有固定臺本和對白內容的各種互動(如客戶服務、電話營銷);相對簡單的數據分類,或思考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完成識別的工作(如文件歸檔、作業打分、名片篩選);在某公司一個非常狹小的領域工作(如銀行理財產品的電話推銷員、某部門的會計);不需與人進行大量面對面交流的工作(如分揀、裝配、數據輸入)”
專業做人工智能賦能招聘市場的Scout Exchange公司的CEO Lazarus 表示,人工智能不會取代所有的人力資源職能,但是它會引起重大的變革與影響,包括一些工作崗位的消失?!叭斯ぶ悄芸梢员灰曌饔糜谥橇ぷ鞯淖詣踊夹g,并且與任何自動化技術一樣,將對那些數量較大并且決策簡單的任務產生更大的影響?!?/p>
(圖片來源:TalkingData《2020年在線招聘行業研究報告》)
AI的本質是一種工具,可以用來方便人類的生活。HR是一個與人“打交道”的職業。上文提到的HireVue面試系統,主要是用于面試的初選, 最終決定面試者是否被錄取的還是人類。AI能夠做的工作多是“事務性工作、重復性工作”,而HR的價值,就更多地體現在了與“人”相關的部分。HR們,積極擁抱人工智能,它會給人力資源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便捷。